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楚文化探索
A Study on the Culture of Ancient Chu State 
開課學期
10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徐少華 
課號
Hist5023 
課程識別碼
123 U84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文20 
備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9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第一章 楚文化研究概說
第一節 楚文化的定義
一、什麼是楚文化
二、為什麼要探索楚文化
第二節 楚文化探索的內容與方法
一、楚文化研究的內容
二、楚文化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楚文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節 楚文化探索的歷史過程
一、楚文化探索的初級階段
二、楚文化探索的發展階段
三、楚文化的綜合研究和全面深入
第二節 當前楚文化探索的現狀和熱點
一、當前的研究現狀
二、探索熱點評析

第三章 楚民族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 有關楚族源的不同看法
一、東來說
二、西來說
三、土著說
四、北來說
第二節 楚民族的歷史淵源
一、祝融八姓的源流譜系
二、高陽、祝融之墟及其八姓的遷徙與分佈
第三節 楚族源不同說法述評
一、西來說的偏頗
二、東來說的疏漏
三、土著說的誤區
四、北來說的闡釋
第四節 江漢地區原始文化的歸屬及季連系南移時間、路線之蠡測
一、江漢地區原始文化面貌及族屬
二、祝融八姓季連一系的南移

第四章 楚人的受封立國與西周時期的形勢
第一節 商周之際的歷史變化和楚人受封立國
一、商末鬻熊事周
二、周成王封楚
第二節 西周早期的楚國與昭王南征
一、 早期楚國與周楚關係
二、周楚關係的轉化與昭王南征
第三節 西周中晚期的形勢及楚人的初步發展
一、西周中晚期的形勢
二、熊渠時期的初步發展

第五章 楚國早期都城—丹陽地望考察
第一節 關於丹陽地望的不同說法
一、當塗說
二、枝江說
三、秭歸說
四、丹淅說
第二節 楚都丹陽地望的歷史地理分析
一、認定楚丹陽地望的若干要素
二、楚丹陽地望諸說各要素之比較
三、楚丹陽所在的基本地域與前後遷徙
第三節 楚丹陽地望的考古學觀察
一、西陵峽地區
二、襄宜地區
三、沮漳河中下游地區
四、丹江流域
五、結論

第六章 楚國後期都城—郢都探索
第一節 楚都郢的時間
一、 楚都郢的歷史背景
二、楚都郢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楚郢都地望的諸種意見
一、湖北江陵紀南城
二、先枝江後江陵
三、宜城楚皇城
四、先宜城後江陵
第三節 楚郢都地望諸說法評介
一、 各自的優勢與困境
二、楚郢都地望探索的若干問題
第四節 楚郢都地望的歷史地理及考古學分析
一、歷史地理分析
二、考古學辨識
三、對今後工作的思考

第七章 春秋時期楚國的歷史演進與疆域拓展
第一節 春秋初期的形勢與楚都遷郢
一、春秋初年的政治格局
二、楚都遷郢與初期發展
第二節 立足江漢,封畛淮汝,問鼎中原
一、武、文時期的大發展
二、楚霸業的上升
三、楚霸業的衰退
第三節 北邊弭兵,爭奪淮域,開發江南
一、楚吳淮域相持
二、楚弱吳盛與東土盈縮
三、楚勢復蘇及領有淮域
第四節 春秋時期楚國疆土概說
一、總的趨勢
二、地域範圍與民族結構

第八章 戰國時期楚國的疆域變遷與衰落
第一節 戰國早期的形勢與楚國北疆的消長
一、戰國早期的政治格局
二、北疆的消長與東部擴展
第二節 吳起變法和開疆拓土
一、吳起變法的背景
二、變法過程與疆域開拓
第三節 楚威王、懷王的敗越與在長江下游的拓展
一、楚威王與懷王前期的內外形勢
二、楚國疆域鼎盛與總體狀態
第四節 江漢基地的喪失及楚人東遷
一、丹陽、藍田、垂沙之戰和白起拔郢
二、江漢基地的喪失與楚人東遷
第五節 由陳郢至壽春和楚國的滅亡
一、戰國晚期的局勢
二、從陳城至壽春及最後消亡

第九章 楚國的政治制度與地域結構
第一節 王位繼承和中央職官體系
一、 楚國的王位繼承
二、 中央職官體系
三、 楚官的特點
第二節 西周春秋時期的封邑制
一、西周時期的分封
二、春秋時期的封土食邑
第三節 楚國郡縣制的源起與發展
一、縣之源起
二、春秋時期的楚縣
三、戰國時期的郡縣制
四、楚國郡縣制的作用和影響
第四節 楚封君制及其特徵
一、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封君
二、吳起變法對封君的制約與改變
三、戰國中晚期楚封君的設置
四、封君制對楚國政治的影響
第五節 楚國地域職官系統
一、楚縣、郡內的職官體系
二、封邑內職官的設置
三、郡縣與封邑職官的特點和變化

第十章 楚國的民族融合、區域結構與多元楚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楚國的民族融合與民族關係
一、楚並國方略概述
二、楚國的民族政策
第二節 楚國的區域結構與多元楚文化的關係
一、楚國發展的區域差異和開發層次
二、楚對異族人才的吸收和應用

第十一章 楚文化的面貌和特徵
第一節 楚文化的淵源
一、關於楚文化淵源的討論
二、楚文化面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楚文化面貌推測
一、楚人的歷史文化基礎
二、西周時期的楚國形態
三、從考古材料看西周時期楚文化的面貌
第三節 春秋時期楚文化的形成與特徵
一、歷史演進、疆域擴展與文化積累
二、政治鼎盛與楚文化的形成
三、文化面貌分析
第四節 戰國時期楚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
一、戰國時期的歷史進程與疆域形勢
二、戰國楚文化的面貌與特徵
三、楚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第十二章 楚國的文學、思想與宗教信仰
第一節 以楚辭為代表的南方文學及其特點
一、《楚辭》產生的歷史、文化與環境背景
二、《楚辭》的內容、特徵與愛國情懷
三、《楚辭》與《詩經》
第二節 楚人的思想流派和影響
一、楚人的地域、民族結構與文化基礎
二、道、儒、墨、法、陰陽、農諸家在楚地的流布與傳承
三、從楚莊王教太子之例看楚人的主流意識
第三節 楚人的宗教信仰和占卜祭祀
一、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及其地域環境
二、考古資料所見楚地的信仰與卜祀
第四節 從出土文獻看楚地的思想流派及與中原文化的交流
一、以郭店、上博楚簡為例
二、出土資料與傳世文獻的比較

第十三章 楚國的藝術與科技
第一節 楚國的藝術特色和成就
一、繪畫、雕刻與裝飾
二、音樂藝術
第二節 楚國的科技創新與貢獻
一、鑄銅、冶鐵
二、絲織與漆器

第十四章 楚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第一節 楚文化的性質與特點
一、楚文化的性質
二、楚文化的特色
第二節 楚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一、楚文化的歷史地位
二、楚文化的貢獻和影響 

課程目標
通過講授、討論,使同學們對楚國的歷史淵源、立國背景、發展進程,楚國都城的地望及變遷,楚國的疆域消長、民族融合,楚文化的淵源、發展、形成和傳播,楚文化的面貌和特徵,楚人的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科學技術,及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瞭解。 
課程要求
熟悉楚國歷史發展與文化演變的基本過程,掌握當前學術界關於楚文化研究的現狀與前沿動態,重點掌握從事楚文化研究的基本史料、理論與方法,為今後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借鑒、打下基礎。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時間:週二下午 15:30-18:20(789節) 地點:一研 備註:諮詢之前請先mail給老師:shxu@whu.edu.cn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一、文獻典籍
《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阮元刻本,1980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
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
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衷注,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中華書局,2008年。
司馬遷:《史記》(點校本),中華書局,1982年。
班固:《漢書》(點校本),中華書局,1962年。
范瞱:《後漢書》(點校本),中華書局,1965年。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岳簏書社,1994年。
鄭昌琳編著:《楚國史編年輯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三訂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二、今人學術著作(含論文集,按作者拼音順序)
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考古大事記》,文物出版社,1984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1集),荊楚書社,1987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2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3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4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5集),黃山書社,2003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6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7集),岳麓書社,2007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8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顧鐵符:《楚國民族述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郭德維:《楚都紀南城復原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李玉潔:《楚史稿》,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廖從雲《中國歷代縣制考》,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劉彬徽:《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岳麓書社,2001年。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曲英傑:《先秦都城復原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饒宗頤:《荊楚文化》,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四本,1985年。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宋公文:《楚史新探》,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童書業:《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灣)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再版。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許倬雲:《西周史》,三聯書店,1994年。
楊寶成主編:《湖北考古發現與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
俞偉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張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張正明:《秦與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兩周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Constance A. Cook and John S. Major: Defining Ch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9.
Thomas Lawton: New Perspectives on Chu Culture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三、今人學術論文
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1期。
蔡靖泉:《楚國的“莫敖”之官與“屈氏”之族》,《江漢論壇》1991年第2期。
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裏、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顧頡剛:《春秋時代的縣》,《禹貢》半月刊第7卷,第6、7合期(1937年6月)。
何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
何琳儀:《楚都丹陽地望新證》,《文史》2004年第2期(總67輯)。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縣”》,《文史》第28輯。
李零:《“楚叔之孫倗”究竟是誰》,《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李零:《“三閭大夫”考——兼論楚國公族的興衰》,《文史》2001年第1輯(第54輯)。
李零:《楚國族源、世系的文字學證明》,《文物》1991年第2期。
李零:《楚景平王與古多字諡——重讀“秦王卑命”鐘銘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6期。
李學勤:《論漢淮間的春秋青銅器》,《文物》1980年第1期。
劉秉忠、李麗:《楚國公族姓氏考略》,《江漢考古》1999年第1期。
劉澤華、劉景泉:《戰國時期的食邑與封君述考》,《北京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
平勢隆郎撰,徐世虹譯:《楚王和縣君》,載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蒲百瑞:《春秋時代楚國政體新探》,《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4期。
朴俸柱:《戰國楚的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裘錫圭:《談談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
宋公文:《春秋時期楚令尹序列辨誤》,《江漢論壇》1983年第8期。
王廷洽:《楚國諸敖考釋》,《江漢論壇》1986年第9期。
晏昌貴:《春秋楚王權與楚國政治地理結構》,《江漢論壇》1998年第3期。
楊寬:《春秋時代楚國縣制的性質問題》,《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4期。
殷崇浩:《春秋楚縣略論》,《江漢論壇》1980年第4期。
張君:《論楚國宗族制解體的歷史原因》,《安徽史學》1984年第6期。
張君:《試論楚國的宗族制及其特點》,《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4年第4期。
鄭殿華:《論春秋時期的楚縣與晉縣》,《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4期。
安倍道子:《春秋後期の楚の「公」について──戰國封君出現へ向けての一試論──》,《東洋史研究》第45卷第2号,1986年。
安倍道子:《楚の王位繼承法と靈王・平王期》,《史學》第 57巻第1号,1987年。
谷口滿:《春秋楚県試論--新県邑の創設およびその行方》,《人文論究》通號47號,1987年。
谷口滿:《楚都邑考》,《北海道教育大學紀要》 第一部 B, 社會科學編第28卷第2號,1978年。
藤田勝久:《包山楚簡よりみた戰國楚の縣と封邑》,《中國出土資料硏究》第3号,1999年。
齋藤(安倍)道子:《楚の王權構造に關する一試論》,《東海大學文明硏究所紀要》第10号,1990年。
Barry B.Blakeley: An Annotated Genealogy of the Royal Clan of Ch'u in the Ch'un Ch'iu period, Early China 1, 1975.
Li Feng: “Feudalism” and Western Zhou China: A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3.1, June, 2003.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On the Historiographic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tiquity 67, No.257, 1993.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ocial Ranking in Chu Tombs: the Mortuary Backgrou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Manuscript Finds, Monumenta Serica 51, 2003.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程討論 
20% 
即每次課的最後1小時為課堂討論時間,同學們就這次課所講的內容發言、討論,討論情況要按一定的比率計入這門課的成績內。 
2. 
作業 
20% 
于第6、12周時每位學生各交1份作業,形式為小論文,內容是與本課程相關的史料分析、專題考證或讀書劄記等,由學生自己選擇,並於課堂討論時間內做精簡的口頭發表,然後同學們進行評述、討論,作業內容與發表情況將按比率計入該課成績內。 
3. 
未定 
20% 
未定 
4. 
期末考試 
40% 
期末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試,內容包括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三類,總分為100分。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第一章 楚文化研究概說
第一節 楚文化的定義
第二節 楚文化探索的內容與方法
 
第2週
9/20  第二章 楚文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節 楚文化探索的歷史過程
第二節 當前楚文化探索的現狀和熱點
 
第3週
9/27  第三章 楚民族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 有關楚族源的不同看法
第二節 楚民族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 楚族源不同說法述評
第四節 江漢地區原始文化的歸屬及季連系南移時間、路線之蠡測
 
第4週
10/04  第四章 楚人的受封立國與西周時期的形勢
第一節 商周之際的歷史變化和楚人受封立國
第二節 西周早期的楚國與昭王南征
第三節 西周中晚期的形勢及楚人的初步發展 
第5週
10/11  第五章 楚國早期都城—丹陽地望考察
第一節 關於丹陽地望的不同說法
第二節 楚都丹陽地望的歷史地理分析
第三節 楚丹陽地望的考古學觀察 
第6週
10/18  第六章 楚國後期都城—郢都探索
第一節 楚都郢的時間
第二節 楚郢都地望的諸種意見
第三節 楚郢都地望諸說法評介
第四節 楚郢都地望的歷史地理及考古學分析 
第7週
10/25  第七章 春秋時期楚國的歷史演進與疆域拓展
第一節 春秋初期的形勢與楚都遷郢
第二節 立足江漢,封畛淮汝,問鼎中原
第三節 北邊弭兵,爭奪淮域,開發江南
第四節 春秋時期楚國疆土概說 
第8週
11/01  第八章 戰國時期楚國的疆域變遷與衰落
第一節 戰國早期的形勢與楚國北疆的消長
第二節 吳起變法和開疆拓土
 
第9週
11/08  第三節 楚威王、懷王的敗越與在長江下游的拓展
第四節 江漢基地的喪失及楚人東遷
第五節 由陳郢至壽春和楚國的滅亡
 
第10週
11/15  第九章 楚國的政治制度與地域結構
第一節 王位繼承和中央職官體系
第二節 西周春秋時期的封邑制
第三節 楚國郡縣制的源起與發展 
第11週
11/22  第四節 楚封君制及其特徵
第五節 楚國地域職官系統 
第12週
11/29  第十章 楚國的民族融合、區域結構與多元楚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楚國的民族融合與民族關係
第二節 楚國的區域結構與多元楚文化的關係
 
第13週
12/06  第十一章 楚文化的面貌和特徵
第一節 楚文化的淵源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楚文化面貌推測
 
第14週
12/13  第三節 春秋時期楚文化的形成與特徵
第四節 戰國時期楚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 
第15週
12/20  第十二章 楚國的文學、思想與宗教信仰
第一節 以楚辭為代表的南方文學及其特點
第二節 楚人的思想流派和影響
第三節 楚人的宗教信仰和占卜祭祀
第四節 從出土文獻看楚地的思想流派及與中原文化的交流
 
第16週
12/27  第十三章 楚國的藝術與科技
第一節 楚國的藝術特色和成就
第二節 楚國的科技創新與貢獻
 
第17週
1/03  第十四章 楚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第一節 楚文化的性質與特點
第二節 楚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第18週
1/10  期末考